最近搜索
  • 量化融合
  • 新聞資訊
  • 新聞資訊
  • 福建廈門
  • 廈門盛初網絡

專家觀點

河南省工信廳副廳長朱鳴:深挖工業大數據價值,推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時間: 2020-06-09 10:48:48
來源 中國電子報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包括大數據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積極融入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智能終端,推動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鏈加速形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視察河南時強調,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扎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河南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把工業大數據作為“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支撐高點,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努力實現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全面支撐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2019年,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52.3,較上年提高1.1,居全國第12位、中部地區首位,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控設備聯網率分別達到73.1%、48.1%、36.8%,較上年提高2個、2.5個、1.1個百分點,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01

  加強頂層設計

  明晰大數據發展路徑方向


  以河南省政府名義出臺《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堅持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工業互聯網為重要支撐,全面實施10項重點行動,圍繞關鍵崗位、生產線、車間、工廠、園區建設5個層面,裝備、平臺、應用、服務、標準5個維度,充分挖掘利用工業大數據價值,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編制《河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圍繞大數據核心產業、衍生業態、關聯產業和基礎支撐4個方面,提出了106條引導發展方向,引導社會資源投向,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培育發展大數據產業。印發《河南省推動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行動指南(2018—2020年)》,以推動大數據開放融合和創新應用為核心,對河南省大數據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南,努力打造融合創新、優勢互補、多元參與、廣泛合作的大數據發展格局。統籌運用省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等重點項目給予大力支持,2018年以來發放獎補資金2.39億元,有效激發了企業轉型動力和創新活力。


02

 發展工業互聯網

 提升大數據集聚共享能力


  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工業大數據的“連通器”“助推器”作用,培育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大數據全面采集、高效互通和高質量匯聚,著力構建行業龍頭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的融通發展格局。支持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運營商發揮技術和資源優勢,建設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特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截至目前,全省在建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70多個,在礦山裝備、起重裝備、智能農機、盾構裝備、節能環保等領域居于領先地位,基本形成覆蓋制造業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2019年全省平臺建設投資達37.9億元、新增上云企業達4.1萬家,涌現出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和發展潛力的典型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信重工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一平臺+兩中心+四應用”總體架構,形成基于行業數據的采集、匯聚、分析和服務體系,目前已實現中信重工50余家戰略合作客戶、300余家供應商、100余臺重型礦山裝備上線。中鐵裝備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工業機理模型15個、工業APP103個,實現了海量數據的全面感知、動態傳輸、實時分析和挖掘建模,目前已接入國內外盾構TBM施工線路170余條、盾構TBM數量120余臺,預期提升設備利用率10%,降低故障停機率10%,增加隧道掘進月進尺5%,節約施工成本5%。安陽全豐植保無人機產業資源協同云平臺,通過無人機在線作業任務管理、供應鏈協同與產業鏈配套中心、軟件和大數據集聚分析中心等功能建設,為植保無人機行業提供信息化協同和創新應用服務。目前上線無人機7500臺,今年植保防治3658萬畝土地,較人工節約用水40余萬噸、節約藥劑1.02億元、節省用工350余萬個。


03

  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

  深化大數據融合創新應用


  智能制造既是工業大數據的重要載體和產生來源,同時,企業智能化改造又為大數據深度應用和價值挖掘提供了豐富的目標場景。印發《河南省智能車間智能工廠遴選工作方案》,兩年來培育省級智能車間287個、智能工廠135個,分行業選樹標桿企業20個,組織編寫《河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案例匯編(2019年)》,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5.4%、產品質量合格率平均提升13.6%、單位產值能耗平均降低21.2%,形成宇通客車、豫北轉向、天瑞集團等一批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標桿示范。圍繞關鍵崗位、生產線、車間、工廠等不同層面,指導各地對在建、新建項目進行梳理,建立智能化改造項目庫,加強項目動態監測和跟蹤服務,推動項目盡快建成、投產達效。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達1058個,累計完成投資1350.8億元。面向國內知名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累計征集100多名具有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的智能制造技術專家,由地市及時發現企業智能化改造需求,省級層面組織專家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常態化服務,幫助企業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累計座談企業1440家,為525家企業出具診斷報告。


04

  實施示范帶動戰略

  積極培育大數據相關產業


  落實重點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大數據產業鏈加快向中高端延伸,2019年大數據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8%,產業鏈條逐步完善,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圍繞大數據關鍵技術產品研發、重點領域應用、產業支撐服務、資源整合共享開放等,2018年以來,積極爭取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12個、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20個、國家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11個、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17個,認定省級制造業“雙創”平臺55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163個、“雙創”基地19個,促進制造企業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和生產裝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以智能終端為重點的電子信息集群引進和培育,形成從手機研發、產品設計、軟件開發、整機制造、配件生產到銷售、物流、售后服務的智能終端全產業鏈。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速11.4%,占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5%,高于全省工業增加值3.6個百分點。推動軟件服務業集聚發展,建設鄭州軟件園、金水科教新城、洛陽軟件園等一批產業園區,培育信息安全、電力信息、軌道交通、地理信息、金融稅務、醫療衛生、工業控制、物聯網等一批優勢軟件產品。


05

  完善基礎支撐

  夯實大數據發展基礎


  完善網絡和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全省信息安全測評、密鑰管理、信息數據容災備份中心等一批技術支撐機構建設。制定《河南省智能車間評價指南》《河南省智能工廠評價指南》及評價細則,為企業推動智能制造建設提供評價原則和評判依據。實施百家貫標、千家對標工程,引導企業以貫標評定、對標診斷為抓手,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打造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夯實基礎。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對標企業9482家、貫標企業1318家,606家企業通過貫標評定。構建“企業上云”供給資源池,成立“企業上云”推進聯盟,作為面向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各類供應商集合,為企業尋找解決方案、對接供應商提供有效參考,構筑全方位生態體系。


  下一步,河南將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堅持把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作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主攻方向,提升工業大數據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重點實施六大行動:一是實施基礎能力提升行動。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數據地圖,夯實企業智能化改造基礎,引進和培育一批專業性強、行業特色明顯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提升智能制造技術支撐能力。二是實施示范企業引領行動。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分級評價指標體系,在持續開展企業智能化改造診斷服務的基礎上,重點對省市兩級示范企業開展分級評價,幫助企業優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方案。三是實施“1+N”提升帶動行動。分行業選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組織召開現場會,實施“1+N”提升帶動行動,推動同行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智能化升級,探索建立模塊化、可裁剪、低成本、易推廣的細分領域解決方案。四是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聚焦中小企業“訂單、成本、質量、交期”等核心業務痛點問題,面向特定行業或領域組建服務商聯合體,定制開發低侵入、輕量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推動行業級解決方案落地應用,推動中小企業集群式整體數字化轉型。五是實施新興技術融合創新行動。深度挖掘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開展應用場景示范,探索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遠程運維服務、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六是實施平臺載體建設行動。繼續培育綜合性和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究制定平臺評價方法和驗收標準。持續開展“企業上云”專項行動,開展第三批企業上云服務商遴選。加強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編寫智能制造發展評估報告。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兩化”即時咨詢

盛初二維碼.jpg

 


聲明:本文來源中國電子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亚洲 欧美激情 国产区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_久久视精品99re8久香蕉_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